雙碳目標疊加智能制造,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施耐德電氣2019年開始提出的“綠色智能制造”愿景無疑是一項堪稱完美的答案。剛剛在三亞舉辦的綠色智能制造創新系列峰會,施耐德電氣繼續高舉“綠色智能制造,共塑可持續未來”的大旗,希望針對不同行業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與雙碳目標實現的工業新未來。
與以往不同的是,開放自動化技術或者說理念,正在成為施耐德電氣驅動綠色智能制造前行的重要推手之一。可以說,開放自動化也恰恰代表了當前分布式智能、由硬到軟、IT與OT融合和數字化轉型一系列主流趨勢的實質。
據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介紹,施耐德電氣推動開放自動化的主要平臺,EcoStruxure目前已更新至V21.2版本。在筆者看來,EcoStruxure為代表的新一代開放自動化平臺的核心在于:基于IEC61499這一標準,全面引入了現代軟件工程或者說IT領域的一系列開放的理念,諸如采用通用軟硬件架構、面向對象的模塊化編程方法、高級語言編程、開源程序代碼等來構建開放自動化系統,強調自頂而下的系統級框架設計,滿足可復用、可移植、可重構和可互操作等關鍵特性。
隨之而來的,勢必給傳統的自動化工程模式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基于無限制的軟硬件平臺環境,基于C/C++、Python、Java、IEC 61131-3等開放的開發環境和編程語言,基于統一的開放接口和以太網、時間敏感網絡(TSN)、5G等通用的網絡技術,開放自動化技術完全改變了傳統工業應用現場專用硬件設備與軟件的綁定,將在程序(包括工程和代碼)的可移植性、系統的互操作性、工廠生產的靈活性,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投入現場調試前的驗證等方面,給用戶帶來極大的效益。
開放自動化的本質同樣還意味著開放的市場思維模式。在IEC61499國際標準的框架下,“我們希望促進這個開放的理念,包含產學研各方在內的開放生態系統能夠建立起來,讓更多的廠家、機構和用戶能夠支持IEC61499,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龐邢健表示。
事實上,為了促進工業自動化系統的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先進標準和技術,構建良好的應用生態,施耐德電氣在此次峰會上隆重宣布與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致力于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推廣與標準化合作,共同建立開放自動化聯合研發實驗室。聯合研發實驗室將圍繞IEC 61499標準應用、技術培訓、測試驗證、行業推廣及生態構建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只有打破IT與OT融合的鴻溝,才能真正實現綠色智能制造,達到雙碳目標。此時此刻,開放自動化的理念和技術平臺可謂應運而生,潛力無限,勢必在當今的工業自動化領域綻放出璀璨的光芒。